近期看的书都是需要花点时间,用的还是微信读书,边看书边写笔记,这次就以分享原文和笔记的方式,说一说并推荐6本书。
一、被讨厌的勇气
通过年轻人和哲学家对话的形式展现对人生的思考,很贴近现实,更容易理解。
哲人:承认就是很了不起的态度。但是,请你不要忘记,在人际关系中根本不可能不受伤。只要涉入人际关系就会或大或小地受伤,也会伤害别人。阿德勒曾说“要想消除烦恼,只有一个人在宇宙中生存”。但是,那种事情根本就无法做到。
1、重要的不是过去,而是你怎么看待过去,而我们对过去的看法,是可以改变的。
2、原文:你的朋友是先有了“不出去”这个目的,之后才会为了达到这个目的而制造出不安或恐惧之类的情绪。阿德勒心理学把这叫作“目的论”。
我的思考:大多数情况都是这样,想的太多,做的太少,自己把自己吓死了。换个说法:计划的弊端,或者说计划的危害性,是反脆弱的。
3、原文:这些症状也是为了达到“不出去”这个目的而制造出来的。
我的思考:从不愿出去的物质行动的唯物,到制造恐惧心理的唯心,矛盾又和谐。
4、原文:人生不是由别人赋予的,而是由自己选择的,是自己选择自己如何生活。
我的思考:这算是给自己找一个逃避的理由,你看不是我的问题,是我的过去的问题,典型的原因论,转变为目的论很慢很难。
5、原文:那么您是说她是为了给无法告白的自己找一个借口或者是怕被拒绝才捏造了“脸红恐惧症”。
我的思考:我们习惯或经验来说是因果,由因至果。在佛教就是因果报应因果循环。目的论,是由果至因,并不是否定因果律,也不是说原因的不重要,而是让我们更加客观地分析原因和结果之间的关系,从而掌控好自己,管理好自己。
6、原文:我所能做的就是首先让其接受“现在的自己”,不管结果如何,首先让其树立起向前迈进的勇气。阿德勒心理学把这叫作“鼓励”。
我的思考:自信和勇气,是人类最珍贵的品质,她俩互相支持,互相成就。
7、原文:哲人说:承认就是很了不起的态度。但是,请你不要忘记,在人际关系中根本不可能不受伤。只要涉入人际关系就会或大或小地受伤,也会伤害别人。阿德勒曾说“要想消除烦恼,只有一个人在宇宙中生存”。但是,那种事情根本就无法做到。
我的思考:关我屁事,关你屁事。你说一加一等于五,我也没关系,你开心就好。
二、有所不为的反叛者
啊,这本书需要一定的心态才能看完,特别是作者对于有色人种的看法,让我变得自信起来。
1、历史是对过去的讲述,无比巨大、混沌一团的过去中被赋予了秩序和意义并且被讲述出来的那很小很小的一部分,才是我们所说的历史。被讲出来的历史就不再等同于过去:过去的无数方向、无数线索被简化成历史的单一方向和单一线索,过去无可计数的参与者被简化为少数人群及其精英,主人公和中心人物出现了,目的和意义诞生了。
2、历史学家有三大美德:批判、怀疑和想象力。生产伪史、篡改历史、制造遗忘,以及滥用或错用历史,就是历史应用的基本形态之一。历史学家以回到过去、与过去对话的方式参与现实,以保护我们的未来。
我的思考:历史是门学科,也是科学。
3、站在科学的立场,历史学必须建立在对史料的搜集、整理、鉴别、分析和解释的基础上,传统历史学有太多崇古、信古的东西,根本上说,是分不清传统文献中哪些可以作为史料、哪些不能作为史料,或者说,各种成分复杂的史料,其使用价值各自有哪些边界和局限。
4、历史是一种记忆,史学被当作一种记忆来讨论。但事实上,是遗忘在塑造我们的记忆,理解记忆的关键在于理解遗忘。遗忘有很多意义。
5、现有的历史叙述充满了神话和陷阱,因为历史是被说出来的,被制造出来的。我们要知道,历史越是单一、纯粹、清晰,越是危险,被隐藏、被改写、被遗忘的就越多。我们要拂去竞争的烟尘理解过去,展示历史本来的多种可能。
6、 世上本无黄种人——读奇迈可《成为黄种人》: 色彩不单单是对物理现象的客观描述,还带着各文化传统所赋予的价值与情感。笼统地说(当然只是就奇迈可所要论述的方向而言),西方传统中白色代表着神圣、纯洁、智慧和高贵,黑色象征着邪恶、污贱、死亡和野蛮,黄色则意味着不洁、低俗、病态与恐怖。当以中国为代表的东亚被认为与西方一样是文明社会的时候,西方旅行者看东方人的肤色是白的,一点也不黄。但随着西欧工业革命的发展,古老的东方社会越来越显得落后、停滞与衰退,东方人的肤色也就慢慢失去了被描述为白色的资格。
我的思考:对于抢劫来说,谁强不知道而且也不重要,先来后到才是真理。
三、心-稻盛和夫
薄薄的一本书,却凝聚了稻盛和夫一身的心血,值得反复阅读,当做枕边书。
1、推荐序:稻盛心学:搞科技创新,稻盛先生当然具备科学的思维方式;经营企业,更是需要高度的现实主义或叫唯物主义精神。但是,从年轻时起,稻盛先生就意识到,比起科学技术,比起经营战略等,人心才是最根本的问题。他提出并贯彻“以心为本”的方针,时时审视自己的心态,净化自己的心灵,同时洞察他人的心境,千方百计、殚精竭虑,努力把大家的心凝聚在一起。他甚至提出,人生的目的,归根结底,就是提高心性,除此之外,人生再无别的目的
我的思考:高度的上升,高度的凝练,都需要高度的视角和高度的思想。
2、良心和真我引申出来,在心中树立一个明确的判断基准。这个基准用一句话讲,就是“作为人,何谓正确”。
我的思考:核心很重,核心很满,核心也最简单,核心也最难掌握。
3、正因为智元微库文化发展有限公司的“催逼”,我才参与了本书的翻译,并写下这篇推荐序,让我自己的心性有了新的提升。对此,我也表示衷心的感谢。
我的思考:再次验证,deadline才是第一生产力。
4、不管遭遇怎样的苦难,都要坦然接受自己的命运和境遇,在忍耐的同时,以积极乐观的心态持续不断地拼命努力。这样的人才能不断开拓自己的人生。
我的思考:苦难虽然是财富,但我们不应宣扬和赞美苦难。如在苦难中无成长,则苦难毫无价值。
5、不要悲叹,不要怨恨,不要总是愤愤不平,要对灾难、苦难和不幸说“谢谢”。用积极的态度接受一切,并加以感谢,抱着乐观的心态不断向前。
我的思考:格局的大小,并不在于你的年龄、学历、阅历、职位和财富,而在于你的心态和践行。
6、很好啊,灾难降临之际,也就是过去造的业消失之时。遭受这么一点批判就能消业,所以必须庆祝一番啊。”
我的思考:大师说的还是心态和对“业障”的理解问题。我们要谢谢这次的业障,谢谢这次的批判,这样我们才能从中过得更加积极强大的力量。
7、“谢谢”这个词,意思是“难得拥有的”,也就是“难得发生的事情居然发生了”。我们活在世上所经历的事情,其实全都是“难得拥有的”事情。
我的思考:就怕 “理所应当的难得拥有”。
8、在迄今为止的人生旅途中,每逢应该表达感谢的场合,我不由自主、脱口而出的一句话就是“南曼,南曼,谢谢”。“南曼”是“南无阿弥陀佛”的方言发音。在遥远的幼年时期,父亲曾带我前往“隐蔽念佛”的地方,这句话是我在那里学会的。每一天你都必须念诵‘南曼,南曼,谢谢’这句话,向佛表达感谢之意。”
我的思考:南曼,只是一个代号,或者是一个象征,或者是一个习惯,先生要告诉我们的是,不论如何,你内心的敬仰要有,你的心要足够虔诚,你的坚持要不限期限,这样,就能脱口而出。
我佛即是他佛,感谢佛就是感谢他人,此为利他之心。
9、净化心灵、美化心灵的最好的方法是什么呢?那就是全力以赴、全神贯注地投身于眼前应做的工作。
我的思考:工作,代表的东西有很多,不能局限于我们当下所做的糊口的工作,还有我们的兴趣和副业,以及那些能带给我们成就感和成长的工作,我们也会得到好的业。
10、我把“Philosophy”作为做工作、度过人生的指针
我的思考:工作哲学,即是工作取得成功的哲学,也是哲学力量指导工作的重要性。
11、其他的事情,几乎全都是为了自己:满足自己的欲望、自我保护,或者是希望获得别人的好评。与此相反,只有纸袋行商出于帮扶家计、守护家人的目的,是从“关爱他人”出发的行为。就是说,其中蕴含着“善意的动机”。
我的思考:最终还是利己,让自己更受欢迎更加强大。
12、抱利他之心,行利他之事,命运自然就会好转。宇宙中俨然存在这样的因果法则。所谓“善用”,就是基于“利他之心”使用自己的能力。究竟是基于“利己之心”(也就是只顾自己的动机),还是基于“利他之心”(也就是为他人尽力的动机)去使用自己的能力,其结果会有天壤之别。拥有的能力越杰出,情况越是如此。
我不应该是获奖者,而更应该是颁奖者。
我的思考: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利他即是利己。精力,能力,热情,想要善用,就得先拥有它们理解它们,然后在用利他之心,让其发扬光大。
获奖是利己,颁奖是利他。
13、但是,我却把重点首先放在了统一全员的思维方式上。
我的思考:政治思想工作一定是放在首位的最重要的,毕竟指挥行动的是思想。
四、生死疲劳
之前不怎么看莫言,也是在十三邀上听到郝蕾在推荐这本书,就看了起来。
小说,记得笔记不是很多,但是精彩之处太多太多。
五、历史的温度
我们的心境坦诚如初。读历史,就是要这样的心态。
1、上海皇帝的正面与反面——杜月笙:“别人存钱,我存交情。”
我的思考:钱能买来交情吗,恐怖对针对人,就和行贿一样,要对症下药,找准弱点。
2、锦上添花的事情让别人去做,我只做雪中送炭的事情。
我的思考:这句话,我只闻到了金钱的铜臭味,还沾着黄赌毒的咸味,还有一丝商人精明的甜味。当然要雪中送炭,因为我需要他们呀。
3、靠画漫画,28岁就缴4000万元的个人所得税是怎样一种体验?
这个人是一个漫画家,一个日本漫画家,他的漫画,说是风靡了全世界,应该并不夸张,当然,也深深影响了我,影响了我们一代人。如果你真的不知道他的漫画,没关系,就给你看一个农村漫画家成长的故事。
我的思考:想想我的孩子只能看光头强,我真的是可悲可叹可气可恨啊。但又不能不让它看,否则很担心她和同学之间没有话题。到哟肯定会给她买郑渊洁、海贼王、美少女战士、GTO等经典漫画的,希望她能看懂的年纪,会有更加开放的风气吧。
4、“让球”阴影下的“小山智丽事件”:因为如果这是一场让球,我实在无法面对艾伦一家热情的加油呼喊和掌声。
我的思考:面对吧,让球也不只是中国特色。只是,我们的观众需要成长,就和当初刘翔面对的压力一样,我们不稀罕若干年后的理解和包容,但应感受到当下的共情和善良。这么多年过去了,球迷们年龄在增长,球迷情商增长了吗?
5、一段匪夷所思的“美国往事”:有些时候,一刀切的政策不是“效率”的体现,而是“懒政”的标签。
我的思考:五十步笑百步。我在故我懒。懒政太多,就比不得谁比谁更懒了,大家都懒,你凭啥就说我勤快?
6、 一个34岁就做到正部级官员的运动员。
据说一向迷信的哈同知道这件事后,认为此人乃有福之人,将来他的儿子肯定是个人才,于是就将养女罗馥贞许配给了庄惕深(馒头说:其实庄家乃书香门第,哈同应该是了解了庄惕深的为人,想来不会单凭一张马票中奖就许配这门婚事吧)。
我的思考:多少年了,文革还没过去,又或许,永远过不去?
精明如犹太人,怎么会那么迷信,即便迷信,也是经过自己科学判断的精英式迷信。
7、唯其真实,所以理解,所以温情。
我的思考:坦诚如出,就是我们生而为人的一贯风格,如初生般爆发式的啼哭和大笑。
我一直想表达我自己的一个观点:很多历史事件或者历史人物,都有两面性。我们不能跳出当时的历史环境,在现在用“上帝视角”去评价当时的人和事,这对当时的人来说,不公平。
8、大家都称她为“夫人”,但又有多少人真正理解她?
我的思考:我会把这篇文章在合适的时机分享给我的女儿,倒不是希望她能像居里夫人那样伟大,只想让她知道居里夫人作为女人所经历的事情,给她一些参考和启发。
六、潜规则:中国历史中的真实游戏
看完这本书,我才知道潜规则就是这个人发明的,潜规则实际就是规则,不需要隐瞒。
1、我也承认,在辨别专制政府与黑手党的实质性区别时,我经常感到自己愚钝无能。
我的思考:作者说的够委婉了,大胆一点。我们都知道答案的,哈哈。
2、合法伤害权是很值钱的。
我的思考:何止值钱,还是一本万利的好生意,还可以一直传下去,富n代。
3、当然,儒家并不反对“家天下”。因此皇亲贵族就应该当纯粹的寄生虫,百姓就应该掏钱给皇上供养众多的后宫佳丽,供养伺候她们的成千上万的宦官。但王道毕竟比秦始皇的不加掩饰的霸道上了一个台阶,这也是流血牺牲换来的。
我的思考:公平也是用交换得来的。
4、人总会留意自己的相对地位的,都有“不比别人差”的好胜心。
我的思考:你的能力,取决于别人的评价,这世界就产生了嫉妒和不公。
5、一个变质的政府,一个剥削性的越来越强,服务性越来越弱的政府,自然也需要变质的官员,需要他们泯灭良心,心狠手辣,否则就要请你走人。
我的思考:没有买卖就没有伤害。
6、 在权力大小方面,皇上处于优势,官僚处于劣势。但是在信息方面,官吏集团却处于绝对优势。封锁和扭曲信息是他们在官场谋生的战略武器。你皇上圣明,执法如山,可是我们这里一切正常,甚至形势大好,你权力大又能怎么样?我们报喜不报忧。我们看着领导的脸色说话。说领导爱听的话。我们当面说好话,背后下毒手。
7、清官究竟在哪里呢?清官光荣地牺牲了,成了大家的好榜样。
我的思考:清官都在光荣榜上,仅此而已。
8、但是在现实的制度运作中,老百姓什么也不是,无论是压力还是牢骚,什么也传不上去,这就难免“人善被人欺,马善被人骑”。因此就培养出了敲诈勒索,勾引出了官场请托,豺狼饿虎们一个个地混进了牧人的队伍,吃得牛羊们纷纷断子绝孙,这便是最黑的潜规则。按照鲁迅的比喻,这就进入了想作奴隶而不得的时代。
我的思考:哪个时代都一样,哪个朝代都一样。
9、从好的方面说,技巧的笨拙表明行贿发生的次数不多或时间不长。从坏的方面说,又表明这种现象的生存环境更好,官员的脸皮更厚,无须精巧打扮。
我的思考:这也算是某种意义上的退步吧,农民阶级和工人阶级的提升,还需要很长一段时间。
10、“枪杆子,笔杆子,夺取政权靠这两杆子,巩固政权也要靠这两杆子。”漂亮话确实可以当枪用。
我的思考:枪杆子是团长,笔杆子是政委,二杆子都要硬都要直!
11、潜规则是人们私下认可的行为约束;2、这种行为约束,依据当事各方的造福或损害能力,在社会行为主体的互动中自发生成,可以使互动各方的冲突减少,交易成本降低;3、所谓约束,就是行为越界必将招致报复,对这种利害后果的共识,强化了互动各方对彼此行为的预期的稳定性;4、这种在实际上得到遵从的规矩,背离了正义观念或正式制度的规定,侵犯了主流意识形态或正式制度所维护的利益,因此不得不以隐蔽的形式存在,当事人对隐蔽形式本身也有明确的认可;5、通过这种隐蔽,当事人将正式规则的代表屏蔽于局部互动之外,或者,将代表拉入私下交易之中,凭借这种私下的规则替换,获取正式规则所不能提供的利益。
我的思考:潜规则或许才是正统。试想,当初把“规则或制度”的定义命名为潜规则,那么,规则就是现如今的潜规则。
有不同见解的亲们,欢迎踊跃留言。